吉林電力"光伏暖民"工程側記:援建綠色銀行
──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服務全省“光伏暖民”工程側記
修孟懿
做飯不燒柴,取暖不用煤。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推進省內的“光伏暖民”試點工程,在改變農村傳統生活方式、帶動農民“陽光”脫貧的同時,也為吉林省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加快生態吉林建設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光伏扶貧 百姓挖掘第一桶金
“您的賬戶余額為2306.3元?!?月21日,在吉林長春市雙陽區新安鎮馬廠的化裕鑫家門口,一條剛剛收到的銀行卡余額變動短信讓他忙著跟上門服務的長春市雙陽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顯擺”了起來,他說:“瞧,坐在家里錢就進兜兒啦,這光伏發電不僅綠色環保,還是棵搖錢樹呢!短短幾個月就見著‘回頭錢’,說起來這還得感謝你們!”
2015年7月,化裕鑫申請報裝的3.5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讓他成為了雙陽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了幫助他將光伏發電項目落成,長春供電公司開通綠色通道,主動對接,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調研,解讀相關部門對光伏發電項目的優惠政策,協調商討項目的具體實施內容,跟蹤協助辦理審批手續。很快,長春市雙陽區首例由個人投資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通過驗收并網送電。送電后,該公司堅持做好跟蹤服務,每月一次上門走訪,義務幫助用戶維護發電設備,檢修線路,做好消缺。經過7個月的平穩運行,該發電項目發電量達到3353千瓦時,除去自用電量,化裕鑫將額外電量賣出,得到收益2306.3元,這是他在發電項目上的第一桶金。
光伏扶貧,如同援建了1個“綠色銀行”。據國網吉林電力工作人員介紹,太陽能每發電1000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0.32噸,減排1噸二氧化碳。按照國家新能源政策規定,光伏太陽能發電可以與農電并網,在滿足村民日常用電需要之余,可將剩余發電量賣給國家電網公司,獲取國家電費補貼。經測算,該項目全額上網,上網電價為0.3717元/千瓦時,國家財政補貼為0.359元/千瓦時,根據當地氣象條件,按全年每戶發電量為3000~3500千瓦時計算,每戶年增加光伏發電電費收入約2100~2500元左右,在為農民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又為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綠色環保的致富路。
貼心服務 推動光伏暖心暖情
不僅在長春,吉林省內的很多農村都已經感受到了綠色能源帶來的光和熱。
4月20日,一走近延邊州和龍市西城鎮金達萊民俗村,村民屋頂上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裝置格外引人注目。4月的東北是一年中最難熬的季節,停止供暖,屋內溫度只有十幾攝氏度。隨意走進一戶村民家,暖流撲面而來,26攝氏度的室溫令人感到格外舒適。原來,村民們的屋頂上不僅安裝有分布式光伏發電裝置,屋內還安裝上了配套鍋爐、暖氣片、水暖地板等取暖設施。
“自從‘光伏暖民’工程進村以后,家里屋暖炕熱,取暖做飯再沒燒過煤和柴,可享福了!”今年78歲的村民李陽洙指著院落里的木柈高興地說:“這些柈子都得賣掉,以后再也不用燒它了?!蓖铌栦ㄒ粯樱硎艿健肮夥瘛痹圏c工程帶來溫暖的還有該村134戶村民。
“生火取暖,屋內冷熱不均,對歲數大的老人來說很辛苦。”據和龍市西城鎮鎮長劉立明介紹,金達萊民俗村安裝光伏發電裝置后,村民每家屋里都熱乎乎的,而且不用繳取暖費。全村每戶居民發電裝機容量為5千瓦,所發電量全額上網。“光伏暖民”試點將取暖與光伏發電相融合,結合國家光伏發電上網和電采暖峰谷電價政策,既把光伏發電量全部賣給國網公司,又利用國家電采暖峰谷電價政策保證光伏發電收大于支,實現了農戶收益的最大化。
下一步,國網吉林電力將積極開展“國網陽光扶貧行動”,進一步推進“光伏暖民”等電力扶貧工程建設,支持省委省政府定點扶貧電力改造,配合做好全省90個邊境村電力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光伏接入課題研究,推進54個村光伏接網工程建設
吉林電力"光伏暖民"工程側記:援建綠色銀行
來源: 中國電力報 串聯諧振廠家 www.jfgyc.cn 揚州君昊電氣轉載此文。
- 上一篇:國家電投完成特拉格風電場項目交割 2016/5/17
- 下一篇:葛洲壩與南京江北新區簽署合作產業發展協議 20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