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幫助貧困群眾甩掉窮帽子
光伏:幫助貧困群眾甩掉窮帽子
2014年10月17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在寧夏、安徽、山西、河北、甘肅、青海等省區30多個縣開展首批光伏試點。今年下發的《關于下達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安徽將有40萬千瓦專門用于光伏扶貧試點縣的配套光伏電站項目。河北為30萬千瓦,甘肅25萬千瓦,山西、寧夏分別為20萬千瓦,青海為15萬千瓦,共計1.5吉瓦。
目前,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利好推動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光伏發電不僅給不少地區送去了清潔能源,也成為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今年是《方案》實行的第二年,這里為您盤點相關省區光伏扶貧所做的工作。
寧夏:
2015年,寧夏光伏扶貧試點預計總投資5.1億元,涉及海原縣等9個縣(區)18個貧困村及生態移民村,共計12948戶農戶。試點項目以企業先行墊資建設,國家和自治區政策支持,鼓勵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回購電站產權和股份,自治區按實施情況獎勵參與企業的運行模式為主。
自治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列入試點的貧困戶用電不花錢,賣電有收入,可在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直接增收獲利,在項目中參股分紅受益。”
按照實施方案,寧夏光伏扶貧試點項目將于6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10月底前全部竣工并網發電,貧困戶當年可獲得收益。在試點基礎上,光伏扶貧工程規劃編制將全面啟動。
安徽:
安徽省作為光伏扶貧的先驅者,2015年安徽省省財政廳將2015年首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1.05億元下達到縣級財政,支持各地完成全年脫貧75萬人的任務。光伏扶貧是2015年安徽省扶貧工作重點之一,安徽省財政廳表示,支持實施光伏扶貧。主動配合省扶貧辦、能源局等部門,積極爭取國家光伏扶貧項目試點。優化調整扶貧資金使用結構,安排資金支持5個縣自主開展光伏扶貧試點。
2015年,安徽省計劃在岳西全縣188個行政村、居委會,65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12個省首批美好鄉村重點示范村和22個省級美好鄉村建設村可以申請建設村集體光伏電站,每村(居委會)擬建設60千瓦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每村(居委會)投入約48萬元,在20至25年內每年實現發電收入6萬元左右,除去利息實際可年增加純收入2萬-3萬元。
山西:
山西省絕大多數貧困地區光照資源充足,荒山荒坡廣闊,現在設施農業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建設光伏電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5年,山西省將臨汾、大同兩市的汾西、大寧、吉縣、天鎮、渾源5個貧困縣作為光伏扶貧試點縣,在每縣確定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共50個村率先啟動100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試點工作,每個試點村省里按照50萬元的標準,共安排2500萬元整村推進扶貧資金,用于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補貼;同時支持企業利用荒山荒坡和農業設施建設1-2個10兆瓦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電站。
目前,50個試點村100千瓦光伏電站建設已全部啟動,其中10個村已經建成、3個村已并網發電產生收益,各試點縣支持企業建設地面集中光伏電站的項目論證規劃、資金、土地均已落實。
臨汾市作為山西省貧困面積較大地區,創造性地將扶貧開發與光伏應用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貧困地區的光照資源,率先開展光伏扶貧工程,探索幫助農村貧困戶脫貧解困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啟動了10個試點村項目建設,設計標準全部為100千瓦,其中建成電站7個,實現并網發電的有5個,累計發電近13萬余千瓦時。
山西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認為,實施光伏扶貧,不僅可以落實精準扶貧要求,讓貧困群眾直接受益,而且還可以促進貧困地區投資增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利扶貧、又利發展的好項目。
河北:
根據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河北省曲陽、平泉、赤城、平山、臨城、巨鹿等縣入圍首批光伏試點,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河北省還發布《分布式光伏應用重點示范村實施方案》和《百村光伏惠農示范工程實施意見》,目前已選擇2個村總規模1兆瓦進行試點。
今年開始,光伏“入戶”將逐步覆蓋曲陽166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并按照每年建成1萬戶的速度,到2017年力爭實現全覆蓋。項目全部實施后,3萬戶可年均發電1.95億千瓦時,實現增收7800萬元,全縣過半數的貧困人口將因此甩掉窮帽子。
甘肅:
甘肅省2015年將在通渭縣、清水縣、東鄉縣、臨潭縣、禮縣、民樂縣開展光伏扶貧工程試點工作。目前按照政府扶持引導、農戶自愿參加的總體原則推進。省、市、縣三級按省級統籌規劃、市州協調督導、縣為實施主體分工負責。預計,項目建成后的20-25年內,實施項目的貧困戶每年都有收入,長期受益。
試點規模每縣不低于200戶,每戶裝機3千瓦。采取以村為單位總體推進,一次性覆蓋全村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貧困戶的選擇要公開公正。
在收入分配方面遵循以下原則:貧困戶自籌資金為貸款的,由省級財政扶貧資金予以貼息。采取政府支持和農戶自籌的方式建設,售電收入原則上全部歸貧困戶所有;采用市場化方式籌資建設的,原則上按市場化原則進行分配,具體由試點縣提出分配辦法。
青海:
青海2015年將力推光伏扶貧工程,計劃安排資金1億元,通過政府投資、企業融資相結合方式,在7個縣的30個貧困村開展光伏扶貧試點,為每一貧困戶投資約25000元,在保證滿足貧困戶自用電的前提下,通過余電上網出售的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
陜西:
2015年陜西將從每市各選取一個有工作基礎、參與積極性高的縣(區)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工作。每個縣區選取1-2個貧困程度較深、群眾有參與熱情、具有一定規模的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或貧困村進行試點。下半年開始建設,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光伏扶貧工程按照“政府引導、農戶參與、市場運作、收益分成”的工作思路,堅持社會動員、合力推進的原則,采取多種投入方式。每個試點縣區省級投入一定數量的財政扶貧資金,按總投入的30%左右給予補助,剩余資金采取企業投入、農戶入股等方式籌集,具體籌資及參與方式由各縣區自行確定。
對于收益分配,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分配:(一)用于擺放光伏發電設備租用周邊荒坡、荒地及屋頂的租金。此項為固定收益,一般按每年每平方米收取。(二)光伏電站建設期間當地普工的一次性勞務收入。(三)光伏電站建成后,為保障設備正常運行優先聘用貧困戶參與管護的工資性收入。(四)各安置點光伏發電總產出剔除運維費用、正常線損及各種費稅后,按照扶貧資金投入和貧困戶入股所占比例獲得的分紅收益。省上投入的資金作為貧困戶股份,收益歸貧困戶所有。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揚州君昊電氣 www.jfgyc.cn 轉載此文。
- 上一篇:新電改造就千億級售電市場 16家售電公司欲搶食 2015/5/31
- 下一篇:到2035年全球電力投資累計將達16.4萬億美元 2015/5/30